国际雪联(FIS)滑雪世界杯分站赛在瑞士圣莫里茨落下帷幕,中国滑雪队表现亮眼,在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和单板滑雪U型场地项目中斩获1金2银,创造了开云体育官网本赛季最佳战绩,这一成绩不仅为中国冰雪运动注入强心剂,也为2026年米兰-科尔蒂纳冬奥会备战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空中技巧王者归来 徐梦桃再夺金牌
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赛场,32岁的老将徐梦桃以一套难度系数4.293的动作完美落地,以118.05分的总成绩力压美国名将阿什莉·考德威尔夺冠,这是她职业生涯第28枚世界杯金牌,也是继北京冬奥会后再次站上最高领奖台,赛后,徐梦桃激动地表示:“年龄不是限制,只要热爱就能突破自我,今天的成功属于整个团队,我们为每一秒的训练拼尽了全力。”
值得一提的是,小将孙佳旭在男子组比赛中同样发挥出色,以0.5分之差惜败加拿大选手米卡埃尔·金斯伯里,收获银牌,他的“向后翻腾三周转体1440度”动作赢得裁判一致认可,展现了新生代选手的技术潜力。
单板滑雪新星闪耀 U型场地再突破
单板滑雪U型场地项目中,19岁的中国选手王梓阳以流畅的高难度动作组合——包括连续两个1080度转体——获得92.75分,刷新个人最好成绩并摘得银牌,这是中国男子单板滑雪在该项目上的历史性突破,王梓阳赛后坦言:“国际高手的技术细节让我受益匪浅,未来会继续打磨动作稳定性。”
女子组方面,日本选手富田濑奈以95.50分夺冠,中国选手邱冷因最后一跳落地失误位列第五,尽管未能站上领奖台,邱冷在预赛中完成的“反脚900度”仍被国际雪联官网评为“当日最佳动作之一”。
科技助力训练 中国滑雪进入快车道
本次比赛期间,中国队教练组透露,团队已引入AI动作分析系统和风洞实验室技术,通过实时捕捉运动员的腾空角度、转速等数据,科学调整训练方案,国家体育总局冬运中心负责人指出:“科技与经验的结合,让运动员在短时间内实现了动作难度的跨越式提升。”
中国滑雪协会近期与挪威、瑞士等冰雪强国达成合作,将派遣青年队员赴海外训练,并邀请外教参与选材,这一“请进来+走出去”的战略,旨在弥补雪上项目后备人才不足的短板。
冰雪热潮持续升温 产业迎来新机遇
随着中国选手在国际赛场的出色表现,国内滑雪运动热度再度攀升,据统计,2023-2024雪季,全国滑雪场接待游客量突破3000万人次,同比增长15%,河北崇礼、吉林北大湖等滑雪度假区新增高级道20余条,部分场地还配备了奥运同款造雪系统。
产业专家分析,滑雪装备国产化率已从2018年的30%提升至60%,国产雪板品牌“NANDN”更成为本届世界杯多支队伍的赞助商。“竞技成绩带动大众参与,进而反哺产业链,这种良性循环正在形成。”
展望米兰冬奥 挑战与希望并存
尽管本次分站赛成绩可喜,但中国队仍面临挑战,在越野滑雪、高山滑雪等基础大项上,中国选手与世界顶尖水平差距明显,国际雪联技术代表汉斯·穆勒指出:“中国需要更系统的青少年培养计划,尤其在体能和雪感训练上。”
对此,中国滑雪队总教练张岩表示:“我们正通过跨界选材扩大人才库,下一步将重点提升运动员的雪上续航能力。”据悉,队伍计划在新疆阿勒泰开展为期两个月的高原特训,以适应欧洲赛场的海拔条件。
从徐梦桃的坚守到王梓阳的崛起,中国滑雪运动的每一次飞跃都凝聚着无数人的汗水,当五星红旗在雪山之巅飘扬,属于中国冰雪的新篇章正缓缓展开,正如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所言:“体育的意义在于永不停歇的攀登。”这条白色的征途上,中国健儿的脚步将愈发坚定。
(完)